为更好地提升全区老干部工作水平,夯实党性根基,8月31日至9月2日,漯河市郾城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区直及乡镇45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老干部工作者,赴南阳淅川县老年大学及丹江口水库、渠首大坝、南水北调移民展览馆、彭雪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采取专题授课、实地参观、研讨交流等方式,学习淅川老年大学办学经验,了解移民历史文化,感悟移民精神。 8月31日,详细参观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大学—淅川县老年大学,听取该校负责人情况介绍,并参观教学设施和成果展览。据了解,淅川县老年大学创办于1988年,30多年来,学校以争创示范性老年大学为抓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学质量,为淅川县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该校从初期的借用租用教室,到建成面积为3500㎡一栋5层大楼,在校生人数从几人发展1200多人。突出特点是:办学条件一流、注重改革创新、坚持政治立校、教学实效突出、软件资源较强、社会影响广泛。 9月1日,参观了丹江口水库、渠首大坝、南水北调移民展览馆。学员们了解到,淅川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的丹江之畔,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为了丹江口水库建设,从1958年到1978年,淅川县先后分六批迁出20.2万人。2002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开工后,为了保证丰富水源,丹江口大坝再次加高,由原来的162米提升到176.6米,淅川县需要再次被淹没的面积达144平方公里,搬迁人口16.2万人。面对国家需要,淅川人民不讲条件、没有怨言、不出难题,从而使国家原计划4年完成的搬迁任务,只用2年就圆满完成了,并且做到了“不亡、不伤、不丢、不漏一个人”。淅川人民怀着对家国民族的大爱,毅然决然地走出去了,创造了感人肺腑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家国情怀,就是舍家为国的凛然大义,就是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淅川移民精神”。 9月2日,参观了彭雪枫纪念馆。在彭雪枫纪念馆,大家观览彭雪枫将军英勇光辉的一生和八年抗战那段壮烈的历史,领悟他不畏艰苦、爱护军民,刻苦好学、机智顽强,为民族、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格。最后,大家面向党旗重温誓词,共忆入党初心,从内心深处激发爱国情、报国志,通过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奋力谱写老干部工作辉煌篇章。(周惠杰 通讯员 蒋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