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揽,凝聚多方合力,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痛点,细化目标任务,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抓好党建引领,建强乡村治理堡垒。“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学习培训、正向激励、分类提升等措施,持续打造政治上可靠、能力上可用、作风上清廉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实行党员积分制,同时,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将便民服务窗口由传统的“柜台式”服务提升为“开放式”服务“会客厅”,拉近党群关系,实现“零距离”服务。开展门前三包、乡风文明、爱心帮扶、志愿服务等“积分制”管理,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可兑换理发、修衣服等多样化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 划细村级网格,激活乡村治理力量。建立以镇党委为统领、村党支部为核心、网格员为纽带、党员中心户为支点的四级网格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全镇15个行政村(社区)共有网格长89人,网格员510人,在多项重点工作中主动下沉,充分发挥底数清、情况明的优势,通过村级网格议事、包片干部协调、支部会商讲评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由单一解决问题向多元化全方位服务转变。实行周走访、月讲评、年评比制度,切实把急难愁盼的实事办到群众“心窝里”,小网格展现了大作为。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乡村级治理载体。依托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整合资源,综合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艺汇演展演等平台载体,把各类活动送到群众中,同时将“星级文明户”“漯河好人”“五美家庭”“好媳妇" 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和“积分争星”先进光荣榜”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有效的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真正达到了以活动聚人气,引领乡村文明风尚。建立镇、村矛盾调处化解体系,通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对各类矛盾隐患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无死角常态化排查,结合禁毒、反电诈、安全生产等多项内容,在综治中心现场“专家会诊”,开出“治理良方”,形成民情收集、线下办理、结果反馈、效能评价的工作闭环,让基层治理更有精度、更有温度。今年以来,全镇共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0余起,其中重大纠纷24起,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调处成功率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