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立命之需,是生存之源,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惜粮食,文明用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天上午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举行了“爱惜粮食,文明用餐”主题升旗仪式。 本次升旗仪式由艺术教育系22秋保育一班曾香钰同学主持。 第一项、出旗 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国旗台走来。 第二项、升国旗奏唱国歌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第三项、经典诵读 由艺术教育系22秋保育一班黄悦同学带领大家诵读:李坤的《悯农》,这首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诗中深深感叹粮食来之不易,劝导人们要珍惜粮食,表现了诗人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第四项、优秀学生代表演讲 诵读完毕后由艺术教育系23秋对口二班吴一诺同学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演讲:一秋一春耕作成谷,一颗一粒积聚成仓,风雨阴晴历劫为粮,磨筛淘洗煮为食汤,从充满希望的春天到郁郁葱葱的盛夏,一粒稻米从春季走到秋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似简单的一碗米饭,却历经风霜,最后来到大家的餐桌前。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富贵财富。 关于“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吴一诺同学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文明就餐。 2. 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厌食,不浪费。 3. 就餐时保持安静,不随意奔跑走动,以免发生碰撞或烫伤等事故。 4. 就餐时细嚼慢咽,不含饭说话,以免发生意外。 5. 就餐后,按秩序走出餐厅。半小时内不能跑、跳或进行其它剧烈运动。 6. 尊重餐厅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感谢。 7. 保持桌面整洁,就餐后随手把餐桌上的杂物随盘带走。 第五项、优秀教师代表讲话 艺术教育系优秀教师肖乐老师发表国旗下讲话: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节俭,视节俭节约为美德善行,视铺张浪费为败德丑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家喻户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训诫犹在耳畔。“粮食不是自然生,农民血汗集结成。一粒粮食万滴汗,起早贪黑粮满仓。”告诉了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粮食是立命之需,是生存之源,而“民以食为天”,更是表明了粮食的重要性。 “节约是一种光荣,浪费是一种可耻。”这一口号永远都不会过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也是举手之劳。在一日三餐中,我们可以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在日常生活中,不与他人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从个人做起,从日常做起,积极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杜绝校园里“舌尖上的浪费”,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希望全体师生珍惜粮食贵在平时,重在坚持。让我们与文明握手,向浪费陋习告别,让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美德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