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从河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河南省多举措优化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努力推动“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提升。 近年来,为加大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河南省不断提升医保目录中的中医药占比,包括,加大中成药、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以及中医药诊疗项目倾斜力度。 统计显示,目前,河南省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数量1381种,占药品目录总数的46.54%;在国家892种中药饮片目录基础上,去年河南省还新增210种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增补率23.54%。同时,去年河南省将1190种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医保,其中中药制剂占比93.5%。不仅如此,河南省目录中中医类诊疗项目243项,其中,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3项,占比84.58%。 河南省实施多元化支付政策助力中医药发展,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做到“应纳尽纳”。目前,全省共有913家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为鼓励和引导更多参保群众使用中医药服务,河南省将医保支付政策向中医药领域倾斜,参保居民在县级及以上中医院住院的,其住院报销起付标准较同级医疗机构降低100元。参保居民使用中医药服务(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 河南省还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方式,在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中,增加112种中医治疗住院病种。全省推行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诊断明确、疗效确切的病种作为中医优势病种。 此外,今年河南省还将“中医日间病房”纳入医保结算试点,符合住院条件的患者无须住院也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