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河南工业 首页 新闻 查看内容

探寻粮食安全背后的“节水密码” 与院士面对面话节水

2024-3-26 08:36| 查看: 164| 评论: 0|来自: 河南日报

摘要:   “一边是全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边是气候危机、水土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给国家粮食增产带来严峻挑战……”一个严肃话题在一群学生中引起了热烈讨论。   3月24日,正值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中国工 ...

  一边是全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边是气候危机、水土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给国家粮食增产带来严峻挑战……”一个严肃话题在一群学生中引起了热烈讨论。

  324日,正值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节水大使康绍忠在河南省新乡市为近500名大中小学生上了一堂题为藏粮于水藏水于技的科普课。

  让我们一起学习农业节水知识,探寻粮食安全背后的节水密码康绍忠从国内外粮食生产现状与危机出发,结合我国农业水资源分布情况,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水土不适配,水少地少更为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为应对新挑战,关键是要坚持藏粮于水,夯实国家食物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坚持藏水于技,促进高水效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高水效农业是破解农业用水短缺与食物安全和其他农产品持续稳定矛盾的关键。康绍忠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讲起,运用图片、数据、试验和模型等形式介绍高水效农业的内涵、实施路径与意义。不浪费一滴水,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农产品是高水效农业的美好愿景。他将自己对粮食安全的深入思考贯穿讲座始终,要降低食物生产的净耗水和灌溉用水,走技术进步替代灌溉用水增加之路。一段段精彩讲述、一个个生动事例,让高水效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清晰易懂、深入人心。

  可否利用海水资源进行灌溉?”“有没有更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在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提问。面对这些问题,康绍忠一一耐心解答,并讲述了自己坚守科研一线和参与科普工作的经历,呼吁学生们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打好知识根基、培养创新思维、厚植高质量发展理念,更加有力地参与到科技强国建设中去。

  据悉,此次讲座是科普中原讲坛系列活动之一,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主办,河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乡市科学技术协会、央广网河南分网承办。

  院士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播农业节水与粮食安全知识,培养公众节水意识,呼应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教育学生懂科学、用科学、爱科学,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副所长王景雷说。(刘晓阳 单文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