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漯河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在该市新闻大厦举行。漯河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陈军,漯河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李旭东,漯河市检察院派驻功能区检察室主任马俊芳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据介绍,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是漯河市委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漯河实践。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切实服务保障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助推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漯河市检察院结合全市工作大局和检察工作实际,制定了《漯河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其主体内容包括五个板块,5部分20个条目。 在深化食品安全方面,2024年,漯河市检察机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立案16件,起诉14件32人,办理的尚某某等18人销售假驼奶粉案,主犯分别被判处十年六个月到三年不等有期徒刑,为150名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367万元。在全市开展养老机构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针对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等展开排查,重点查看厨房环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目前已立案3件,制发检察建议2件。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节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编发案例、制作情景剧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走入农村集会、街道社区、企业商户,开展“火眼金睛辩真假活动”等巡回宣传,让假冒产品和真品同台展出,让群众辨假、识假、打假。 在营造稳定社会环境方面,近年来,漯河市检察机关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硬核作用,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漯河建设。2024年以来,共依法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913人、起诉2202人。坚决捍卫政治安全,依法从严惩治涉邪教犯罪10人。强力守护社会安全,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批准逮捕46人,起诉383人。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起诉10人。注重推动类案源头治理,向有关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8件,采纳率100%。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对2506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90.1%,有效减少社会对立。积极推进轻罪治理,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没有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不批准逮捕261人、不起诉573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强化民生保障方面,2024年,漯河市检察机关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做实为民实事,公开发布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十件实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检察服务。用情保障弱势群体切身利益,做实司法救助,依法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探索构建妇联、民政、乡村振兴多元救助格局,为35起案件当事人发放救助金25.8万元,保障困难当事人的生活急需。加大民事支持起诉力度,与市司法局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动调解机制,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45件,让权益受损但无力维权的老年人、妇女儿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依法享有诉权、有效行使诉权。用爱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坚持宽严相济帮教结合。对伸向孩子们的黑手“零容忍”,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42人、提起公诉79人。积极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65人。重拳根治欠薪,督促全市在建工程项目依法办理农民工工资保函39份,抵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8676万元。 下一步工作中,漯河市检察机关将在市委和省检察院领导下,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主动把检察工作置于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积极作为、依法履职,努力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王中山 王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