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漯河市红枫广场,每到晚上有个“特殊摊位”格外热闹——“双手交叉,掌根放在胸骨下半部,手臂伸直,用身体重量按压……”漯河市红十字急救侠应急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跪在模拟人旁,边演示边讲解,旁边的市民跟着模仿,志愿者们不时纠正动作:“手腕要绷直,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这个“急救地摊”,是漯河市红十字急救侠应急服务队自2021年起推出的公益项目。只要天气允许,每晚7点到9点,队员们会轮流在漯河市嵩山桥下、红枫广场、黄河广场、神州鸟园救护站、烟厂花园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出摊”,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等“救命技能”送到市民身边。 “以前看到有人晕倒,想帮忙又怕做错,现在学会了心肺复苏,下次遇到就能出手了!”刚学完的市民王阿姨不住地称赞。 据统计,我国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不足10%,很多人因“不会救”“不敢救”错失救援黄金时间。“急救地摊”,用最朴素的方式,让急救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期待更多人加入,让“敢救、会救、能救”成为城市的“文明符号”。(李连生 郭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