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河南省淮滨县邓湾乡小集村的千亩红高粱种植基地泛起层层“红浪”,在秋阳高照下闪闪发光,美轮美奂。田野里,机器轰轰作响忙着收获,村民们穿梭田间,扦穗、装运,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今年种植的1200亩高粱现在已经到了成熟期,今早我们联系了4台收割机同时下地收割,现在已经收获了300多亩,装了4车,产量将近50吨。”捧着高粱穗,种植户唐增辉笑意满满,“现在农业种植实现了机械化,从播种到收获,连打药治虫都使用无人植保机。我们刚收获的高粱不用在本地停留,直接运输到周口的筛选仓库,机器筛选完成后直接拉到茅台酒厂仓库入仓,省时省力便捷高效,这季收入稳了!” 据唐增辉介绍,2021年他在小集村流转了1500亩土地种植高粱和红薯。他种植的高粱,凭借颗粒大小适中、皮厚、扁圆、结实、干燥、耐蒸煮的优势,深受酿酒企业青睐,高粱还没收获就与茅台酒企签订了收购协议,每公斤在3.5元左右。 “高粱种植成本低,产量高,跟玉米水稻比起来,价格要高很多。另外我们和酒厂签订回收协议有保护价,今年高粱亩产在600斤以上,亩均净利润1300元不成问题。”唐增辉说,“高粱收割结束后,地里的秸秆全部打包到附近的养牛场做成饲料,接着旋耕整地播种小麦。”这种紧密衔接的小麦、高粱轮作模式,大大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千亩高粱地利用土地流转机制盘活闲置资源的同时,也为村民和村集体实现“双赢”增收。(刘泽鲲 贾晗) |